学生原创散文——《不思量,自难忘》
作者: 杨琪琪
发布日期:2018-01-31
“十年生死两茫茫......”我一边念,一边抄写着诗句。“囡囡,自难忘的忘字写错了,要专心一些才是。”“我知道了,爷爷”我微笑着回头,身后,却空无一人。我缓缓转过头,视线落在墙上悬挂的那根竹笛上,眼前逐渐模糊......
“啊!爷爷,疼!”年仅四岁的我摔倒在地上,试图向身后的爷爷寻求安慰,可爷爷却板着脸对我说:“你是家里的长女,将来绝对不能是软弱无能之辈,自己起来!”我被爷爷吓得硬是收回了眼泪,赌气地攥了攥拳头,慢吞吞地爬起来。
我是家里的老大,由于父母很忙,所以我是由爷爷奶奶看大的。爷爷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,很少对我笑,记忆中的爷爷只会拿着几本已经泛黄的《三字经》《千字文》来教我识字。到我大一点,他就会在我写作业的时候给我讲中国通史,小学毕业以前,我基本上读完了整本的《国史大纲》。
可是从小我就很讨厌爷爷,他只会让我学习各种东西,在别的孩子都能出去玩耍的时候,我却只能呆在家里背书,练着竹笛枯燥的指法。所以,在爸爸接我去城里时,我没有跟爷爷道别,无视了他拄着拐杖伫立在老铜门前佝偻的身影,我走了,没有回一次头。
当我坐在崭新的教室里,跟着老师读那些早已熟烂于心的诗文时,我想起了那个宁静午后,爷爷坐在小院的躺椅上,摩挲着那几本被我翻烂的旧书。当我再次吹响那根竹笛时,眼前仿佛浮现了爷爷戴着老花镜,一点一点地雕刻的身影,我开始想念爷爷了。
可是我没想到,噩耗竟然来的那么快。当我坐在爷爷的病床边时,我的眼眶早已泛红,爷爷戴着氧气罩,吃力地转过头,拉过我的手,用异常温柔的目光注视着我,静静的,仿佛隔了多年的时光。想着当初那个蹒跚学步,只会哭鼻子的小女孩,我鼻头一酸,把脸埋在爷爷温暖的手里,哭了起来。
回过神,呆呆地看着那根竹笛,走过去,取下,轻轻地抚摸着,“行行重行行,与君生离别。”世人皆道“生离”难忍,熟不知,死后便是永别,而活着的那个人,才是最痛苦的,饱受着思念与煎熬,却不得解除。
“相顾无言,惟有泪千行。”或许苏轼当年,也是如此放不下对自己妻子的思念吧。现在,我只是想隔着三年的岁月,对爷爷说一句:“爷爷,您还好吗,我想您了。”
作者:郑州优胜实验中学 高一三班 杨琪琪